刘文利丨对法律和国家政策文件中涉及“性教育”内容的修改建议
性教育受到我国政府、立法部门、教育部门、学界和普通百姓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国家先后颁布多项法律和政策文件保障我国儿童青少年接受性教育的权利。但经对相关内容的研究发现,这些法律和国家政策文件中多用“青春期教育”一词替代“性教育”。
“青春期教育”一词的使用反映了中国性教育历史发展的时代烙印,但并不能揭示性教育的本来内涵、全面丰富的内容和全生命周期的特点。继续在法律和国家政策文件中使用“青春期教育”,不利于性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故建议,在涉及“性教育”的法律和国家政策文件中,用“性教育”替代“青春期教育”。
一、“青春期教育”的替代性表述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一)“青春期教育”一词的历史使命
“青春期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国家政策文件是1988年。1988年8月24日,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布《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青春期教育”一词从此在教育界被正式使用,但行业内人士都知道,“青春期教育”实际指代“性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通过,2006年、2012年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通过,2012年修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01年通过,2015年修正)都提及开展“青春期教育”。
用“青春期教育”指代“性教育”有其历史原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刚刚进入改革开放,“谈性色变”的文化根深蒂固,使用“性教育”这一表述有各种困难和障碍。“青春期教育”在一个历史阶段成为“性教育”的替代说法,背后其实隐含着这样两个问题:
(1)那个时代无论是教育政策制定者还是广大民众都认同,性教育可以从青春期开始。因为孩子的性发育从青春期开始。与性发育的相关问题,可以在青春期进行教育。
(2)“谈性色变”的文化,使得我们不得不回避所谓“敏感”词汇(性教育),而用不“刺眼”的词(青春期教育)来说要开展的教育。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不得已而为之的“积极意义”,但这个历史时期已经过去了。
(二)“青春期教育”一词已经淡出学界、公众话语和媒体传播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和文化在不断更新、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显著的转变,对性教育持有更加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学术界在开展性教育研究时,已不再用“青春期教育”指代性教育,而直接用性教育。“性教育”也已然成为普通百姓人际交流的日常词汇,人们不再回避和忌讳。很多媒体在报道相关社会事件和进行各种呼吁时,也多用“性教育”而非“青春期教育”。
(三)教育部官方网站已使用“性教育”公开答复全国两会关于性教育的提案
教育部于2018年9月28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对当年全国两会提案《把性教育纳入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公开答复中明确提出“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完善性教育内容并编入相应教材”“加强性教育相关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建立性教育监测评估机制,纳入督导评估范畴”“加大性教育研究力度,培养研究人才”。在上述答复中用的是“性教育”而非“青春期教育”。
可见,无论是学界、民众、媒体还是官方,都在用“性教育”表达利益诉求和回应社会关切。“青春期教育”这一替代性表述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当前和未来,在法律和国家政策文件中,使用“性教育”,更有利于性教育的研究、实践、普及和倡导。
二、为什么要用“性教育”替代“青春期教育”
(一)“青春期教育”一词不能准确表达“性教育”的内涵和全生命周期的特点
性教育(sexuality education)包含非常丰富的教育内容,涉及性的认知、情感、身体和社会层面,不仅传授性知识,还培养与性有关的生活技能,以及对性积极美好的态度和价值观,确保人的健康、福祉和尊严,而且贯穿人的全生命周期。国际国内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科学而全面的性教育对儿童青少年的发展有多方面积极影响。
青春期教育(adolescence education)从字面理解是整个青春期阶段接受的全部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所有内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青春期是指10~20岁的年龄跨度。女孩的青春期大约是10~18岁,男孩的青春期大约是12~20岁。使用“青春期教育”的一个限制在于,它把性教育的年龄限定在青春期。但实际上,性教育是贯穿人全生命周期的教育,从生到死。
(二)“青春期教育”一词的使用,不利于中国相关法律和国家政策文件在国际的传播
我国法律和政策文件发布后,都有国际传播的重要任务。这对于学术交流和让各国了解中国法律和政策具有战略意义。在国际交流中,“性教育”的英文说法是“sexuality education”,而“青春期教育”的英文说法是“adolescence education”。国际学者很难理解“adolescence education”就是指性教育“sexuality education”。如果把法律和国家政策文件中的“青春期教育”翻译成“adolescence education”,很难准确反映它所指代的“性教育”的含义。这不利于我国相关法律和政策在国际的广泛传播。
(三)《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已率先使用“性教育”一词
2019年5月,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的通知(以下简称《大纲》)。修订后的《大纲》使用了“性教育”的明确表述,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在“(五)12—15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要点”中,提到:
……对儿童进行性教育。指导家长充分了解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对儿童开展适时、适度的性教育,让儿童了解必要的青春期知识,认识并适应身体的生理变化;开展科学的性心理辅导,对儿童进行与异性交往的指导;加强对儿童的性道德教育,帮助儿童认识到对性健康和生殖健康应当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在“(六)15—18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要点”中,提到:
……提高儿童交往合作能力。指导家长根据该年龄段儿童个性特点,引导儿童积极开展社交活动和正常的异性交往;以性道德、性责任、性健康、预防和拒绝不安全性行为为重点,开展性教育;对有恋爱行为的儿童,给予正确引导;鼓励儿童在集体生活中锻炼自己,学会与人相处,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帮助儿童学会宽容待人,正确对待友谊;了解校园欺凌行为的性质、特点及家校合作的基本处理方法。
但必须指出的是,《大纲》依然把性教育的年龄限定在12~18岁。这样的限定,把12岁以下儿童排除在接受家庭性教育的范围之外,这不利于12岁以下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再次明确的是,性教育不仅是面向12~18岁儿童的特定阶段教育,性教育也不是青春期儿童的特殊需求,而是所有年龄段儿童(0~18岁)的共同需要。建议未来再次修订《大纲》时,把性教育的年龄提到12岁之前的所有年龄阶段,即包含0~3岁、3~6岁和6~12岁。
作为法律和国家政策文件,应该考虑国内这30多年的社会和文化的历史变迁以及国际传播的需要,与时俱进,使用中国学界、老百姓、媒体和官方都惯常使用,且国际交流中能准确表达含义的术语,即用“性教育”(sexuality education)替代“青春期教育”(adolescence education)。
通过这些法律和国家政策文件的修订、发布和执行,推动相关部门在基础教育阶段设置性教育课程,制定性教育大纲,固定性教育课时,编写性教育教材,培养性教育教师,监测性教育效果——真正把性教育落到实处,回应社会重大关切,并将中国性教育成果向国际社会广泛传播。
三、对相关法律、国家政策文件修改的主要建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通过,2006年、2012年修改)
第三章 第十九条 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
建议用“性教育”替代“青春期教育”。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通过,2012年修改)
第一章 第五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青春期教育、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
建议用“性教育”替代“青春期教育”。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01年通过,2015年修正)
第二章 第十三条 学校应当在学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征的适当方式,有计划地开展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
建议用“性教育”一并替代“青春期教育”和“性健康教育”。性教育中包含性健康教育的内容。
(四)《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
“儿童与健康”策略措施 第11条 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建议在新周期(2021-2030年)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用“性教育”替代“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性教育中包含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内容。并建议这一条修改为“将性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五)《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
如前所述,未来再次修订《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时,建议把性教育的年龄提到12岁之前的所有年龄阶段,即包含0~3岁、3~6岁和6~12岁。
(六)学前教育法和家庭教育法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调整2020年度立法工作计划,2020年预备审议的项目包括学前教育法和家庭教育法。恳切呼吁在学前教育法中能关注幼儿性教育,在家庭教育法中能关注家庭性教育。
期待上述建议能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并得到采纳。同时建议,在上述涉及性教育的法律和国家政策文件的英文翻译中,把“性教育”翻译成“sexuality education”,便于开展性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以及对外宣传中国法律和政策文件对性教育的相关规定。
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2020年也一定是性教育发展不平凡的一年。性教育能为儿童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作出独特的重要贡献!
封面图源自网络,侵删
撰稿丨刘文利
编辑丨罗方丹 刘文利
排版丨Bong Tenlossiby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 出品